简介: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改版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获取时事政治热点政策理解、理论仔细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注目--时政热点:宣传宪法科学知识要侧重向上给力。12月4日中国步入了第三个国家宪法日,2016年是月实行宪法效忠制度的第一年。9月份国务院在中南海首次举办宪法效忠仪式,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监控下,国务院任命的38个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的55名负责人,右手举拳肃穆效忠。从成立国家宪法日到奠定宪法效忠制度,再加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早已完备的宪法教育制度,宪法这部大法,正在走出民众生活。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石,但是民众特别是在基层农村民众对它的理解知之甚少,甚至很多人都会实在宪法过分矮小上,与自己的生产、生活关系不大。2014年,《新京报》和优数咨询曾多次牵头做到过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在1197名受访者中,原始读过宪法的仅有占到15.7%,几乎没读过宪法的倒是有33.2%,而读过但并未读过的有51.1%。而广大基层农村地区的情况更加令人堪忧,这解释宪法在我国社会民众当中的普及程度还正处于低位,基层民众对宪法重要性的了解也亟需提升。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明确提出了法治应该高于一人之治的治国原则,中国完全同一时代的韩非子也明确提出了治民世间,唯法为治的治国论点。当前,我国部分农村基层流行人情社会,除了法律规范之外,道德、宗教等都是调整社会的最重要规范,不存在官从政法、民从私约传统习惯,一些基层干部轻人治、重法治,特别强调人治而诬蔑法治,漠视法律的地位和起到,对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了解严重不足,习惯用人治来管理,忽略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问题。